财金学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访人大英硕保险社社长于丽娜
初见于丽娜,发现她的样子与电话里的声音一样,让人感觉十分亲切。黑色呢子大衣加上灰色的毛衫凸显着简洁与干练;算不上大的眼睛,却在黑色镜框下闪烁着和善的光芒。
于丽娜与我们一样与几乎每一个人大人一样,她在入学初期也经历了过“百团大战”的眼花缭乱的轰炸,短暂的尝试后,就集中精力于学习,放弃了社团活动。研究生的第一年间,她加入了英硕保险学社,并成为社长。当在问及她选择加入保险社的理由时,她说道:“保险班在财金学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级,保险这个学科有很明显的特色。正因如此,保险班的同学才更加有凝聚力。开办这样一个社团就是旨在提高这种凝聚力,同时为不同年级的同学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作为一个社长,或者说是一个前辈,于丽娜非常乐意与学弟学妹们交流,给他们提建议。“特别是大一的学生,刚进学校肯定很迷茫,也非常想找人帮助解答一些困惑。保险社让这些同学的需求实现起来更为方便。,通过参加我们的社团活动,能让他们提前接触到保险这个行业,他们对这一方面的知识越了解就越熟悉。
参加社团的日子里,喜忧参半,苦乐并行。于她而言,社团更像是一个大家庭。让她觉得欣慰的是,这个家庭很融洽,她的担心与顾虑到最后全变成了成功的喜悦。“担任社长在社团活动过程中肯定遇到过困难,但这种困难不是体现在一件具体的事上,而是在一个心理过程上。当我有一个想法,并希望让它变为现实的时候,就会担心大家是否能认同这个想法并愿意为之付诸实践。比如我们编的一个特刊。这想法是我先提出来的,一开始觉得一两个人做就不错了。因为编特刊不像举办论坛那样,大家觉得参加论坛很能锻炼实际能力,增长知识,而编特刊相对比较枯燥,也比较耗费精力。但当我提出之后,大家都非常支持,工作也很积极,大四的王涛负责了所有排版和编辑,我那个时候就觉得非常高兴。毕竟我们是保险社,要让一些不同于其他社团的东西流传下来。”
生活在一个这样的群体里,于丽娜发现,一件事情、一个想法,不仅存在于她的脑海中,也同样存在于其他成员的脑海中,那种心有灵犀,或者说是一种认同感使她感到满足,这就是她在社团活动中快乐的来源。
作为一社之长,于丽娜并不认为她在掌控某种权利,“不是说我身上有哪种特质让我当上了这个社长,也不是说当这个社长一定要拥有某种资源。我觉得主要就是因为兴趣,比如我很想办这个社团,而其他人也想,但愿望没有我那么强烈,那么就由我来牵这个头。当然做社长就得凡事亲历亲为,我们保险社的人员变化比较大,组织也没那么稳定,所以也不是说一项任务就由特定的人做。”她参加这个社团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因为大学四年没怎么参加社团,想好好体验社团活动,留下一些回忆,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社团活动确实能让人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参加社团确实能锻炼一些能力,但最初我并没有把它与长期规划联系在一起。以前不知道自己能干这个职位,但现在我知道我应该可以在什么样的位置。现在学生参加社团可能不避免地会有一些功利色彩,希望取得一些预期收益,但就我而言,如果开始没有这些预期收益,那么我会享受这个工作的过程,并且生出愉悦感。当问及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社团活动的关系时,她的回答十分肯定,也十分坚决,“学习肯定是最重要的,不管你参加多少丰富的工作,举办多少大型活动,一定不能让这些事情耽误学习,学习的时间肯定要占大学生活的绝大部分。但社团活动也是挺好的,这也是大学美好回忆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小事是你不能去做的,即使是揭小广告,如果你认为值得,那也能做得挺开心,现在的人就是有点浮躁,太不现实了,许多小事情都值得你去做。”
大学四年,于丽娜几乎每天7点起床,大部分时间她都在自习室里度过,那时的她认为什么都不重要,学习最重要,最有意义。现在回想起来,她认为当时的想法有一些偏激,但无论怎样,认真学习造就了她的优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她不是只会埋头学习的的人,她也会和舍友一起坐着夜班车,去欣赏北京的夜景、跑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如此快乐的经历也是她大学生活的生动剪影。在国外实习时,身在异乡的她更加独立,“以前觉着自己挺独立的,但到了国外才知道,什么叫真正地独立,什么事都要靠自己。”“能说一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可以说我是一个期望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但现在又没有达到我所期望达到的境界,我觉得接下来就是要朝着一个正确的目标,一点一点地做事。”
自立、坚强、笃信勤奋,这正是她最真实的写照。明年就要毕业了,面对新一轮的选择,她看起来依旧从容,祝福她能在规划好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而我们也应该从中学到些什么,脚踏实地、珍惜大学的点点滴滴,一寸光阴一寸金,和于丽娜一样,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