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工团 > 学生党建 > 学院党校

学院党校

我院第30期院党校第四次课顺利进行,戴稳胜老师作专题讲座

时间:2017-11-27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点击:

2017年11月15日下午14:30,我院第30期院党校第四次课在明德法学楼0302教室顺利进行。本次党课由我院保险系教授戴稳胜老师主讲,学生党建工作部培训部部长马睿妍主持,全体院党校学员参加此次课程。

IMG_4483

戴稳胜老师以“中国引领全球化”为主题,对人类发展历程和社会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分析,向学员们展示了他对全球化问题的独特见解。

戴稳胜老师由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入题,和学员们分享了对中国发展阶段的独特思考。他以我国的投资率高于一般水平这一现象举例,

提出我国可能正处于投资率高、产出率也高的成长期。虽然外国普遍认为投资率高不利于发展,但借助生物动力学模型来研究投资,我国的投资状况仍可假设为“健康的体质”。

戴老师表示,全球化生产要素和市场的整合是人类进步的条件,也是中国要引领全球化的原因。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之所以能引领全球化,“四个自信”是基础。谈及“四个自信”戴老师分四点进行概括,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开放性的自信;对我国国际范围内的“社会主义”“群众路线”的自信;对我国国际范围内的民主集中制的自信以及我国自古以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民族文化——这“四个自信”让我国有自信引领全球化。

戴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关于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人类共同命运的目标是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其实现手段即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欧美引领全球化的本质是利润导向,而中国参与的目标则是“补生产力的课”。历史上的唯生产力论认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就是进步的;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就是错误乃至反动的。而我国与唯生产力论的区别是群众性——人,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基础,是真正的根本。

戴老师针对教育理论的重构给出了他的概括:我们的教育理论重构是重构精神世界,培育积极昂扬之精神,是给岁月以文明,给文明以岁月。他表示,追求自我的解放与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并不矛盾,要认清“解放”的真正含义并努力追求进步,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需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戴老师还自评是一个有信仰、不忘初心、积极阳光的党员。他说道:“党性就是人性,其目的是一样的。”提及人性与党性,戴稳胜老师表示,人性与党性并不矛盾,相反,二者的目标均是寻求全人类的解放,实现目标的手段均是发展生产力,它们在本质上高度一致。戴老师将人类进化史概括为因为贪婪所以倾轧,因为倾轧所以痛苦,因为痛苦产生希望,因为希望产生理想的过程。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准就是战胜各种束缚,最终寻求全人类的解放。

IMG_4545

本次党课中,戴老师结合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发展历程和社会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分析,加深了学员们对人性与党性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引领全球化的理解,使学员们进一步端正了入党动机,提高了思想认识,坚定了对党的信仰,离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