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沙龙是财政金融学院贯彻党中央三全育人要求,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项目打造的分享交流平台。通过邀请杰出校友、业界导师、行业专家分享职业发展经历、职业规范、旨在深化职业道德与伦理教育,树立正确职业伦理观,强化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做好职业规划。
2021年10月24日我院税务专硕沙龙邀请校友、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孟军先生,校友、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冬生先生与同学做分享交流,分享会由禹奎副教授主持。
孟军先生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同学们分享工作心得体会。首先,将沟通交流作为生产力,非常重要。工作中作为企业一方,与政府部门要主动积极汇报交流,不仅是为了更好了解政策制度也是为了充分表达企业观点,特别要利用好政府征求政策制定意见的窗口期来反映企业的合理诉求。这种相互沟通将有效促进业务更好地开展。其次,在严守法律红线、不偷税漏税的基本前提下做好企业的税收成本管理,规避经营风险,会更容易理解整个企业架构和运行的脉络,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最后他阐明了财务、税务的重要地位,从个人来讲锻炼财税业务本领有助于工作长远的上升发展,从企业来讲有良好的财税管理能力,企业集团才能不断壮大和健康有序发展。

王冬生先生从职业发展路径和对税务行业的认识两个方面出发,与同学们分享交流。
他认为无论是从政府机构到企业工作,还是直接去企业工作,都无所谓好坏,都是人生的经历。他补充到,找工作的三个要素:行业、待遇和感觉。要找一个朝阳行业的工作,行业发展前景比较好,个人发展一般也比较好;要找一个待遇较高、稳定性好和兼有成长性工作;要找一个感觉舒服的工作,主要是工作环境、领导风格和企业文化要让自己舒服。

他总结了税务行业的五大“有”:有意思、有意义、有市场、有朋友和有尊严。有意思,指税务行业的规章制度多变、热点事件多发;有意义,指税务行业是帮助纳税人依法纳税依法节税,规避纳税风险,也是帮助执法部门依法征税,规避征收风险的技术行业;有市场,依法征税、纳税不断推进,税法与业务越来越复杂,造就了税务行业越来越有市场;有朋友,是指在这一行业会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尊严,是指涉税专业服务是有尊严的,运用专业技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2021年11月7日我院税务专硕沙龙邀请微软亚洲分区高级税务总监李华女士、尤尼泰(北京)税务师事务所合伙人、副总经理贾连峰先生与同学做分享交流。分享会由吕冰洋教授主持。
李华女士分享了自己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情况,在总局工作的经历,在国家部门工作偏向着眼于宏观层面,在宏观层面上制定各项政策法规;在德勤北京工作的五年经历,提及四大对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工作节奏较快,同时要求员工知识面广,沟通能力强,做具体项目的执行者与推动者;目前担任微软亚洲区的高级税务总监,负责微软亚洲区所有的税务咨询及筹划。李华女士指出,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技能(Skillset)具有重要性,包括硬技能与软技能。提及四点重要技能:一是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本功;二是学会沟通,深入了解不同的服务客户对象的痛点,加强团队合作;三是快速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一个人的能力习得主要是通过实践;四是锻炼说写能力,善于提炼分享信息并且接受别人提炼分享的信息。

同时,李华女士还指出,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应该了解企业文化与价值观,这有助于个人随着平台的成长而成长。关注三点:一是成长性思维,而不是固化思维;二是知识体系的构建,比如企业内部学习培训;三是多样性与包容性,不同观点的碰撞能让方案更加完善。
贾连峰先生结合自己在税务局和中介机构的工作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在职业选择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他提到年轻人如果被分配到基层税务所,要调整好心态,鼓足干劲努力提升自己。他认为中介作为一个好的职业过渡,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年轻人在中介机构工作能够接触不同的企业,处理不同的案例,比单纯的企业税务岗成长更快,而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也能让年轻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转岗的机会非常多。

在职业选择方面,贾连峰先生认为第一步应该结合自身专业、兴趣选择有利于自己成长的行业,第二步是选择职业,最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做理想的自己。最后是选择企业,要选择一个不断创新、有活力的好企业,“好企业”不会对年轻人设限,成长空间非常大。
财政金融学院以“理论前导、政策前瞻、市场前沿、国际视野、人大学派”为目标,携手200余位财政和金融领域的业界导师,全力打造金融、税务和保险专业学位硕士项目。我们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刻理解财政金融政策方向,把握市场变化前沿,拥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2021年起,金融专硕开始招收金融科技专业方向学生,鼓励具有良好数据和计算机能力的学生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