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豪

当前位置: 首页 > 刘泽豪
职称:副教授 办公电话: 职务: 系别: 电子邮箱:liuzehao@ruc.edu.cn

个人简介

刘泽豪,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青年学者。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获经济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学位,毕业获得学生最高荣誉——吴玉章奖学金)。博士期间曾于耶鲁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培养。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银行学、金融中介、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与金融问题。曾在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篇)Theoretical Economics、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金融研究》(2篇)、《经济学(季刊)等国际国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曾获第二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金融研究》年度优秀论文奖、《国际金融研究》好文章奖、中国金融学会优秀论文奖、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外教学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科研成果奖

教育背景

201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应用经济学专业)

2016年至2018年,耶鲁大学管理学院访问博士生

201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获得经济学学士(金融学专业)和理学学士学位(数学专业),毕业获吴玉章奖学金

工作经历

2021年8月—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教授

2018年8月—2021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讲师

研究方向

货币银行学、金融中介、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与金融问题

获奖情况

学术获奖:

《国际金融研究》2023年度好文章推荐论文奖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

第二十届中国金融学年会最佳论文奖(2023年)

《金融研究》2021年度优秀论文奖

中国金融学会2021年优秀论文奖

第二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2016年)

2014年度“小林实中国经济研究基金”学生经济研究优秀论文奖

教学获奖: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外教学优秀指导教师(2022-2023学年)


论文发表

英文论文:

[1]“In the Shadow of Shadow Banking: A Liquidity Perspective”, with Ping He and Chengbo Xie, Theoretical Economics, forthcoming.

[2]“Information Cost and Securitization”, with Zhongjie Fan and Dunzhe Tang, Economics Letters, 2024, 239. https://doi.org/10.1016/j.econlet.2024.111759

[3]“Optimal Primary Dealer Selection in Financial Networks”, with Rongtai Chu, Zhongjie Fan, and Dunzhe Tang, Economics Letters, 2024, 234. https://doi.org/10.1016/j.econlet.2023.111480

[4]“A Fiscal Theory of Money and Bank Liquidity Provision”, with Ping He and Chengbo Xie,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023, 214. https://doi.org/10.1016/j.jet.2023.105744

[5]“Haircuts, Interest Rates, and Credit Cycles”, with Chengbo Xie, Economic Theory, 2023, 76 (1), 69-109. https://doi.org/10.1007/s00199-022-01447-z

[6]“Corporate Governance, Moral Hazard, and Financialization”, with Huoqing Tang and Chengsi Zha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23, 88, 318-331. https://doi.org/10.1016/ j.iref.2023.06.042

[7]“Wealth, Endogenous Collateral Quality, and Financial Crises”, with Andrew Sinclair,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022, 204. https://doi.org/10.1016/j.jet.2022.105526

[8]“Real Liquidity and Banking”, with Ping He,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022, 49. https://doi.org/10.1016/j.jfi.2020.100895

[9]“Liquidity, Capital Requirements and Shadow Banking”, with Chengbo Xi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21, 76 (11), 1379-1388. https://doi.org/10.1016/j.iref.2019.11.019

[10]“Growth Cycles and Business Cycle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Unobserved Components Model”, with Yang Han and Jun Ma,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20, 63. https://doi.org/10.1016/j.chieco.2019.101317

[11]“Long-Term Impact of China’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gram o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Yuchen Gao, Ruipeng Li, and Zhidan Shi, Sustainability, 2020, 12 (4), 1492.

[12]“Financialisation of Goods in China”,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2017, 5 (1), 87-105.


中文论文:

[1]《风险传染、银行间市场骤冷及防范化解政策——基于金融网络模型视角》,与范中杰、何平合作,《金融研究》2024年第2期。

[2]《信用货币体系下的流动性不足之谜》,与张成思、何平合作,《国际金融研究》2023年第6期。

[3]《流动性幻觉与高杠杆率之谜》,与张成思、何平合作,《金融研究》2021年第7期。

[4]《信用货币创造机制的历史演进逻辑》,与张成思、尹学钰合作,《国际金融研究》2021年第7期。

[5]《影子银行、流动性与社会融资规模》,与何平、方志玮合作,《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1期。

[6]《国债期货交易对利率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检验》,与何平、范中杰合作,《清华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7]《中国商品金融化分层与通货膨胀驱动机制》,与张成思、罗煜合作,《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

[8]《全额信贷的历史回顾与启示》,与张成思合作,《金融评论》2012年第3期。


工作论文

[1]“Borrowing Like China? A Theory of Guarantee Multipliers”, with Ping He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4609913

[2]“A Network Theory of Safety Premium”, with Zhongjie Fan and Ping He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870960

[3]“Optimal Shadow Banking”, with Jeffery (Jinfan) Chang and Ting Yang

https://papers.ssrn.com/abstract=3830240

[4]“Mobility and Housing: Cash Resettlement in China's Shantytown Renovation”, with Zhiguo He, Yang Su, and Kunru Zou

[5]“Too Far to See Through: A Theory of Local Information on Bank Network Structure”, with Rongtai Chu, Zhongjie Fan, and Yunzhi Hu

Winner of the Best Paper Award of the 4th Banking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ry Conference, 2024.

[6]“A Theory of Deposit Payment and Bank Market Competition”, with Haiyang Tu and Chengsi Zhang

[7]“Endogenous Collateral Quality and Economic Recovery”

https://papers.ssrn.com/abstract=3896770

[8]“Regulatory Arbitrage and Non-Financial Firms’ Shadow Banking Activities”, with Huoqing Tang and Chengsi Zhang

[9]“银税互动政策是否促进了银企双赢?——来自微观企业追踪数据的证据”,与徐鹏博、谭歆合作

[10]“现金流、贷款配置效率与宏观经济政策”,与唐火青、李博泰合作


科研项目

[1] 2024年1月到2027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准备金监管套利和非监管套利视角下的中国影子银行及最优监管机制研究》,主持

[2] 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内生抵押品质量视角下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复苏》,主持

[3] 2022年1月到2024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特色影子银行问题及最优监管机制研究》,主持。

[4] 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真实流动性、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政策》,主持

[5] 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抵押品、经济增长、经济危机与货币政策》,主持

[6] 2020年12月到2025年12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济双循环系统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研究》,参加。

[7] 2015年10月到2018年9月,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系统性银行流动性风险下货币职能和货币政策作用研究》,参加

[8] 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理事会合作研究项目,《中国的国际金融一体化——对金融发展和稳定的影响》,参加


受邀学术报告

2024年:北京大学、中国“银行与公司金融”青年论坛、上海财经大学、第三届中国金融前沿论坛、第八届北大汇丰宏观经济与金融国际会议、第四届银行与金融中介论坛、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国际论坛、中国金融学术年会(CFRC)

2023年:第二届“金融与发展”国际论坛、第二届中国金融前沿论坛、清华大学、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亚洲年会(AMES)、中国金融学术年会(CFRC)、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国际论坛、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ICF)、CFRN 青年金融学者年会、中国“银行与公司金融”青年论坛、第三届银行与金融中介论坛、中国金融学年会、西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五星论坛(Five Star Workshop)

2022年:清华大学、中国“银行与公司金融”青年论坛、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国际论坛、亚洲金融学会年会(AsianFA)、中国金融学年会

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国际论坛、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ICF)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国际论坛

2019年:欧洲经济学会年会、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ICF)、西南财经大学

2018年: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017年:金融理论学会(Finance Theory Group)夏令营

2016年: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ICF)

2015年: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年会、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主题报告)、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ICF)

2014年: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年会


教授简介
研究成果
4657 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