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论文:
[1]. 马勇、姜伊晴、郭锐:经济开放、金融开放与双支柱调控的政策工具组合研究,《金融研究》2023年11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2]. 马勇、章洪铭: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传导机制与政策应对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23年8期。
[3]. 马勇、李美仪: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与风险测算,《国际金融研究》2023年8期(封面文章)。
[4]. 马勇、吕琳:货币、财政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搭配研究,《金融研究》2022年1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5]. 马勇、姚驰:外生冲击下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稳定效应——理论建模及基于全球样本的实证检验,《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12期。
[6]. 马勇、吕琳:影子银行、金融监管与宏观稳定,《管理科学学报》2022年6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7]. 马勇、姚驰:通胀目标调整、政策可信度与宏观调控效应,《金融研究》2022年7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8]. 马勇、尹李峰、吕琳:货币政策、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会计研究》2022年2期。
[9]. 马勇、章洪铭:不同融资结构下的“双支柱”调控效应研究,《财贸经济》2022年10期。
[10]. 马勇、王莹曼:货币政策及其稳定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金融评论》2022年2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11]. 马勇、吕琳:“双支柱”政策、政府债务与财政政策效果,《经济研究》2021年11期(封面文章)。
[12]. 马勇、姚驰:双支柱下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基于银行风险承担的视角,《管理世界》2021年6期。
[13]. 马勇、陈点点:经济转型升级与中央银行的多种政策工具研究,《世界经济》2021年7期(封面文章)。
[14]. 马勇、付莉、姜伊晴:金融冲击与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持政策研究,《统计研究》2021年4期。
[15]. 马勇、姜伊晴、付莉:经济开放、金融集聚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国际金融研究》2021年2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16]. 马勇、黄辉煌:双支柱调控的金融稳定效应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1年9期(封面文章)。
[17]. 马勇、付莉:“双支柱”调控、政策协调搭配与宏观稳定效应,《金融研究》2020年8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18]. 庄毓敏、储青青、马勇:金融发展、企业创新与经济增长,《金融研究》2020年4期(封面文章)。
[19]. 马勇、陈点点: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金融化,《国际金融研究》2020年3期(封面文章)。
[20]. 马勇、张书华、董怡辰:股价范式转变、宏观经济动态与货币政策反应,《金融评论》2020年6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21]. 马勇:“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理论与经验基础,《金融研究》2019年12期(封面文章)。
[22]. 马勇、谭艺浓:金融状态变化与货币政策反应,《世界经济》2019年3期(封面文章)。
[23]. 马勇、何顺:货币周期与资产定价: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金融评论》2019年2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24]. 马勇、李振:资金流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财贸经济》2019年7期。
[25]. 马勇、王芳:金融开放、经济波动与金融波动,《世界经济》2018年2期(封面文章)。
[26]. 马勇、吴雪妍:银行信贷如何影响房价,《金融评论》2018年3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27]. 马勇、陈雨露:金融杠杆、杠杆波动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7年6期(封面文章)。
[28]. 马勇、张靖岚、陈雨露: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金融研究》2017年3期(封面文章)。
[29]. 马勇、姚驰:监管压力、经济周期与宏观审慎政策效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年10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30]. 马勇、张航:金融因素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金融评论》2017年5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31]. 马勇:中国的货币财政政策组合范式及其稳定效应研究,《经济学(季刊)》2016年1期(封面文章)。
[32]. 陈雨露、马勇、阮卓阳:金融周期和金融波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金融研究》2016年2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33]. 马勇、田拓、阮卓阳、朱军军:金融杠杆、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金融研究》2016年6期(封面文章)。
[34]. 马勇、田拓:如何有效削减政府债务:保增长、调结构与稳金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年11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35]. 马勇、李振:城镇化、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金融评论》2016年3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36]. 马勇、冯心悦、田拓: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6年10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37]. 马勇: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15年9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38]. 马勇、李镏洋:金融变量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金融评论》2015年1期(封面文章)。
[39]. 马勇、陈雨露: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微观基础与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14年3期(封面文章)。
[40]. 马勇、陈雨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国家禀赋”与有效边界,《财贸经济》2014年3期(封面文章)。
[41]. 陈雨露、马勇、徐律:老龄化、金融杠杆与系统性风险,《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9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42]. 陈雨露、马勇:构建中国的“金融失衡指数”:方法及在宏观审慎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1期(封面文章)。
[43]. 马勇:植入金融因素的DSGE模型与宏观审慎货币政策规则,《世界经济》2013年7期(封面文章)。
[44]. 马勇、陈雨露: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与搭配:基于中国的模拟分析,《金融研究》2013年8期。
[45]. 马勇: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理论与实证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11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46]. 田拓、马勇:中国的短期跨境资金流动——波动性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金融研究》2013年12期。
[47]. 马勇:植入金融因素的DSGE模型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13年8期。
[48]. 陈雨露、马勇: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工具与相关制度安排,《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3期(封面文章,刊首文)。《新华文摘》2012年14期全文转载。
[49]. 马勇: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金融因素:若干认识误区,《金融评论》2012年3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50]. 陈雨露、马勇:金融危机应对政策的有效性:基于40起事件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2011年1期(封面文章)。
[51]. 马勇:系统性金融风险:一个经典注释,《金融评论》2011年4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52]. 陈雨露、马勇:金融危机中的信息机制:一个新的视角,《金融研究》2010年3期(封面文章,刊首文)。
[53]. 马勇:监管独立性、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11期(封面文章)。
[54]. 马勇、杨栋、陈雨露: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经济研究》2009年12期(封面文章)。
[55]. 陈雨露、马勇、杨栋:农户类型变迁中的资本机制:假说与实证,《金融研究》2009年4期。
[56]. 陈雨露、马勇:金融自由化、国家控制力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3期(封面文章)。
[57]. 陈雨露、马勇:社会信用文化、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业组织形式,《经济研究》2008年3期。
【二】 英文论文:
[1]. Ma, Y., Jiang, Y.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24, forthcoming. (SSCI)
[2]. Ma, Y. and Lv, L. Financi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Instability, and Fiscal Policy Volatility: International Evidenc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23, 64: 1-32. (SSCI)
[3]. Ma, Y. and Jiang, Y. Gradu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ion, 2023, 18(2), 275-310. (SSCI)
[4]. Chen, D. and Ma, Y.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Urban-Rural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22, 14(3): 547-566. (SSCI)
[5]. Ma, Y. and Yao, C. Openness and Government Size: Revisiting the Relationship Using a Large Cross-Country Pane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22, 79, 448-465. (SSCI)
[6]. Ma, Y., and Chen, D. Openness, Income Inequality, and Happiness: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 2022, 20, 371-393. (SSCI)
[7]. Ma, Y., Jiang, Y. and Yao, C. Trade Openness, Financial Openness, and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Economic Systems, 2022, 46(1), 1-20. (SSCI)
[8]. Ma, Y. and Yao, C. Opennes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Bank Risk-Taking: International Evide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22, 81: 1-14. (SSCI)
[9]. Lin, X., Ma, Y., and Zhou, C. Sentencing Disparity and Sentencing Guidelines: The Case of China, 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 2022, 17: 127-155. (SSCI)
[10]. Ma, Y. and Lv, L. Money, Debt, and the Effects of Fiscal Stimulus,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2022, 73: 152-178. (SSCI)
[11]. Ma, Y., and Zhang, H. Financ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 Global Economic Review, 2021, 50(3), 273-292. (SSCI)
[12]. Lin, X., Ma, Y., and Zhou, C. Social Status, Equal Treatment, and Pretrial Deten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 2021, 27(2), 239-263. (SSCI)
[13]. Lin, X., Liu, S. and Ma, Y., The Influence of Pre-conviction Detention on Probation in China, Hong Kong Law Journal, 2021, 51(1), 363-393. (SSCI)
[14]. Ma, Y., and Chen, D. Openness, Rural-Urban Inequality, and Happiness in China, Economic Systems, 2020, 44(4), 1-14. (SSCI)
[15]. Lin, X., Ma, Y., and Gu, Z. The Predictors of Pre-Conviction Decisions in China: A Statistical Analysis Based on M City Court, China Review, 2019, 19(2), 151-175. (SSCI)
[16]. Ma, Y., Financi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the Growth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International Evidence, Global Economic Review, 2018, 47(4), 395-418. (SSCI)
[17]. Ma, Y., and Song, K.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8, 70(3), 205-225. (SSCI)
[18]. Lin, X., and Ma, Y. Sentencing Recommendations, Anchoring Effect and Fairness in Criminal Justice—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a Sample of 520 Sentences in K City,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8, 39(3), 149-170.
[19]. Chen, Y., Hou, J., Ma, Y. and Zhang, C. A General Theory of Macrofinance: Towards a New Paradigm, Panoeconomicus, 2017, 64(5), 547-570. (SSCI)
[20]. Ma, Y., and Lin, X.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16, 68, 1-11. (SSCI)
[21]. Ma, Y., and Zhang, J. Financial Cycle, Business Cycle, and Monetary Policy: Evidence from Four Major Econom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6, 21(4), 502-527. (SSCI)
[22]. Ma, Y. Financial Openness, Financial Frictions, and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16, 52(1), 169-187. (SSCI)
[23]. Ma, Y. Policy Shocks and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in a Two-country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Evidence from China, Asian Economic Journal, 2016, 30(1), 25-45. (SSCI)
[24]. Ma, Y. Nonlinear Monetary Policy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zation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Evidence from China, Economic Systems, 2016, 40(3), 461-480. (SSCI)
[25]. Ma, Y. and Li, S. Bayesian estimation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transparency: A new Keynesian approach, Economic Modelling, 2015, 45, 236–248. (SSCI)
[26]. Ma, Y. Monetary policy based on nonlinear quantity rule: Evidence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4, 34, 89-104. (SSCI)
[27]. Ma, Y. and Chen, Y. Financial Imbalance Index as a New Early Warning Indicator: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Chinese Economy,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2014, 22(6), 64-86. (SSCI)
【三】著作:
[1]. 马勇:《理解现代金融监管:理论、框架与政策实践》(27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2]. 马勇:《DSGE宏观金融建模及政策模拟分析》(26万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
[3]. 课题组(首席执笔:马勇):《金融杠杆与宏观经济:全球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16万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
[4]. 马勇:《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28万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年。
[5]. 陈雨露、马勇:《大金融论纲》(73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6]. 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论纲》(32万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
[7]. 陈雨露、马勇:《中国金融体系大趋势》(24万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
[8]. 陈雨露、马勇:《现代金融体系下的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路径、风险与监管体系》(40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9]. 陈雨露、马勇:General Theory of Macrofinance,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7.
[10]. 陈雨露、马勇: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e in China, Paul undefinedamp; Co Pub Consortium, 2012.
【四】教材:
[1]. 马勇:《中央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2]. 马勇:《金融监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
[3]. 马勇:《金融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
[4]. 马勇:《金融风险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
[5]. 马勇(主译):《投资学精要(第五版)》(Essentials of Investment,原著:兹维·博迪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五】科研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金融体系下银行混业经营的风险与监管体系” (项目主持人:陈雨露)
2、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 (项目主持人:陈雨露)
3、国家开发银行课题“中国开发性金融研究” (项目主持人:陈雨露)
4、财政部课题“经济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财政:国际比较与中国的选择” (项目主持人:陈雨露)
5、首都高校横向项目“创新型城市战略研究” (项目主持人:陈雨露)
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21世纪金融竞争与危机控制战略研究” (项目主持人:陈雨露)
7、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中国农村金融:核心问题与发展的选择” (项目主持人:陈雨露)
8、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中国货币国际化战略研究” (项目主持人:陈雨露)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宏观审慎政策体系与实施方案研究” (项目主持人:陈雨露)
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项目首席专家:陈雨露)
1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周期、金融波动与宏观政策应对” (项目主持人:马勇)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SGE宏观金融建模及政策模拟分析” (项目主持人:马勇)
1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项目主持人:马勇)
14、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金融监管的经济分析” (项目主持人:马勇)
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调控制度研究” (项目首席专家:马勇)
【六】科研和教学获奖:
2010年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1年获“和讯华文年度15大财经图书奖”
2011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青年课题竞赛一等奖”
2012年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2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青年课题竞赛一等奖”
2013年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2013年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3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13年入选北京出版发行联盟“三个一百”原创精品出版工程图书
2014年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4年获第六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
2015年获《世界经济年鉴2015》“2014年国际金融学最佳中文论文TOP10”
2017年获《世界经济年鉴2016》“2016年国际金融学最佳中文论文TOP10”
2017年获《金融研究》年度优秀论文
2020年获《世界经济年鉴2019》“2018年国际金融学最佳中文论文TOP10”
202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2021年获北京市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2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2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标兵
2021年获第九届中国金融图书“金羊奖”
2022年获《世界经济年鉴2022》“2021年全球宏观经济学最佳中文论文TOP10”
202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202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外教学优秀奖
202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十四届小创优秀指导教师
2022年获《管理世界》2021年优秀论文
2022年获中国金融学会2021年年度最佳论文
202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度科研标兵
2023年获《金融研究》第十四届“年度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