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宋科
职称:教授 办公电话: 职务: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执行院长 系别: 电子邮箱:songke@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6.09-2012.07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硕博连读项目,硕士阶段中美高级金融实验班,博士阶段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经济学博士;

2000.09-2004.07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经济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4.03-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执行院长;

2023.06-2024.03    中国人民大学书院建设与管理中心副主任;

2022.07-2024.03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2020.04-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9.04-2022.07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

2018.03-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执行所长;

2018.01-2019.04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助理;

2015.10-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4.0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2012.07-2015.10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后(期间于2012.11-2013.12挂职担任贵州省政府金融办银行处副处长);

2004.07-2006.09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团委书记。


学术和社会兼职

吴玉章青年学者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应用经济学评论》学术副主编

金融科技50人论坛学术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领域

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国际金融


讲授课程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金融科技概论

数字货币与区块链金融

金融监管

绿色金融


中文论文

[1] 宋科,傅竞驰,杨雅鑫.消费升级还是降级——基于电商大数据的互联网消费测度[J].中国农村经济,2024,(03):42-60.

[2] 宋科,孙翼.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替代还是共存[J].学术研究,2024,(02):91-100+177-178.

[3] 杨雅鑫,宋科,张劲帆.互联网理财、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来自互联网平台居民理财行为的微观证据.金融研究,2024(01)

[4] 李振,宋科,徐蕾.高水平对外开放下的外资持股与银行流动性创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3,43(09):85-98.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金融与保险》2024年2期.

[5] 宋科,武沛璋,李鸿翔,杨雅鑫.互联网消费信贷与传统消费信贷:互补还是替代?[J].管理科学学报,2023,26(04):41-61.

[6] 宋科,李宙甲,刘家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吗[J].中国农村经济,2023(03):81-100.《新华文摘》2023年16期,论点摘编.

[7] 宋科,孟源祎,尹李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研究[J].经济学家,2023(03):48-57.

[8] 宋科,李振,杨家文.金融科技与银行行为——基于流动性创造视角[J].金融研究,2023(02):60-77.

[9] 钱宗鑫,付鹏璐,宋科.股票市场国际联动与金融传染[J].中国工业经济,2023(02):36-54.

[10] 宋科,虞思燕,杨雅鑫.消费升级再审视及历史回顾——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纵横,2022(12):97-103.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2023年第5期.

[11] 宋科,侯津柠,夏乐,朱斯迪.“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来自人民币真实交易数据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2,38(09):49-67.《新华文摘》2023年01期,论点摘编.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世界经济导刊》,2023年02期.获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22年世界经济学最佳论文TOP10,国际金融学TOP10第1名.

[12] 李振,宋科,侯津柠,赵奇锋.经济政策波动、数字金融发展与银行流动性创造[J].金融监管研究,2022(09):21-40.

[13] 宋科,朱斯迪,夏乐.双边货币互换能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吗——兼论汇率市场化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22(07):25-43.《新华文摘》2022年21期,论点摘编. 获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22年世界经济学最佳论文TOP10,国际金融学TOP10第2名.

[14] 宋科,刘家琳,李宙甲.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吗?——兼论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同效应[J].中国软科学,2022(06):133-145.

[15] 宋科,刘家琳,李宙甲.县域金融可得性与数字普惠金融——基于新型金融机构视角[J].财贸经济,2022,43(04):36-52.

[16] 宋科,徐蕾,李振,王芳.ESG投资能够促进银行创造流动性吗?——兼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J].金融研究,2022(02):61-79.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金融与保险》,2022年06期.

[17] 宋科,李振,尹李峰.市场竞争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基于分支机构的银行竞争指标构建[J].统计研究,2021,38(11):87-100.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金融与保险》,2022年03期.

[18] 宋科,傅晓骏.监管沙盒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应用——兼论我国“监管试点”与“监管沙盒”的异同[J].金融监管研究,2021(09):100-114.

[19] 宋科,杨雅鑫,苏治.全球失衡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于估值效应视角[J].世界经济,2021,44(04):54-83.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2021年第10期.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世界经济导刊》,2021年06期.

[20] 李振,宋科,杨家文.银行业开放、外资持股与银行风险承担[J].财贸经济,2020,41(10):96-110.

[21] 宋科,邵梦竹.中央银行与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来自121家央行的经验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20(06):44-53.

[22] 张杰,宋科.黄达教授访谈录[J].经济学动态,2019(11):15-33.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理论经济学》,2020年03期.

[23] 宋科,李振.宏观审慎政策、杠杆率与银行风险承担[J].金融监管研究,2019(10):1-19.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金融与保险》,2020年03期.

[24] 宋科,李振,赵宣凯.宏观审慎政策、经济周期与银行风险承担[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01):43-58.

[25] 宋科,李振,赵琼薇.区域创新、制度环境与银行稳定[J].金融评论,2018,10(05):46-69+124.

[26] 宋科,黄泽清,刘相波.新兴市场国家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回溢效应[J].国际金融研究,2018(03):46-56.

[27] 宋科,李戎.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J].国际经济评论,2017(02):79-91+6-7.

[28] 宋科.金融体系制度性顺周期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01):67-78.

[29] 陈雨露,宋科,李濛.多维视角下的金融危机:跨国实证[J].国际金融研究,2010(09):47-54.


英文论文

[1] Xingzi Ren, Ke Song, Kairan Zhu, Xinyu Yang, Do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crease bank profit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China,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Volume 86, 2024.

[2] Ke Song, Peizhang Wu, Sarah Zou. The adoption and use of mobile payment: Determinants and relationship with bank access,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ume 77, 2023.

[3] Jianhua Gang, Nan Huang, Ke Song, Ruyi Zhang. Index volatility and the put-call ratio: a tale of three markets [J]. Quantitative Finance, 2020,20(12):1983-1996.

[4] Ke Song, Le Xia. Bilateral swap agreement and renminbi settlement in cross-border trade [J].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2020, 8(3): 355–373

[5] Yong Ma, Ke Song.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J].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8, 70(3): 205-225.

[6] Chengsi Zhang, Ke Song, Fang Wa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lation in China: a multivariate approach[J]. China & World Economy, 2015, 23(3): 79-96.


专著

2023,《人民币国际化新论:逻辑与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8,《宏观审慎政策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

2017,《黄达传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著作(包括主编、副主编、编委等)

2024,《货币政策学习百问》,人民出版社(主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普及读本);

2024,《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2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编);

2023,《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主编);

2023,《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2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编);

2023,《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委);

2022,《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委);

2022,《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主编);

2022,《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编);

2021,《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委);

2021,《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主编);

2020,《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主编);

2020,《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委);

2019,《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主编);

2019,《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委);

2019,《互联网金融中的非法集资典型案例解析》,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二作者);

2018,《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委);

2017,《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委);

2016,《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委);

2015,《“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出版社(副主编);

2015,《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委);

2015,《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出版社(副主编)。


科研项目

2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双循环背景下我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理论框架(72341023),主要参与人;

202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地重大项目: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20231JY0070),子课题负责人;

2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依托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研究(20211GS0098),子课题负责人;

2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调控制度研究(2021010028),子课题负责人;

201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贸易金融业务流程再造和标准规范体系研究(2019YFB1404902),主持人;

2018,中国人民银行:现金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性研究,主持人;

2016,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重点热点问题分析与改革建议研究,主持人,;

2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研究(12&ZD089),主要参与人;

200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08JZD0011),主要参与人。


教学科研奖励

2023,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22年世界经济学最佳论文TOP10,国际金融学TOP10第1名;

2023,《金融研究》金融街论坛优秀奖;

2023,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团队主要成员);

2023,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

2023,中国人民大学“123”金课(《金融科技概论》主持人);

2021,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1,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20,中国人民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

教授简介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