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新闻

《应用经济学评论》创刊式暨经济学发展与期刊建设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

时间:2021-12-02

12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应用经济学评论》编辑部承办的“《应用经济学评论》创刊式暨经济学发展与期刊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第二会议室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评议组召集人刘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谭方正,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期刊管理中心主任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评议组召集人、《应用经济学评论》主编吴晓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评议组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海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评议组成员、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以及校内外应用经济学科专家学者,《新华文摘》《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校内外刊物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书报资料中心、应用经济学科相关学院负责人,《应用经济学评论》编委会、编辑部成员,创刊号作者与博士生代表等数十位领导、学者、专家、来宾出席《应用经济学评论》创刊式。

创刊式致辞环节由刘元春副校长主持,刘伟校长、谭方正副司长先后致辞,吴晓求主编致创刊词。

刘伟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莅临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对新刊物给予祝福和期望。他在致辞中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经济学界需要对此进行更好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述,并据此构建与大国经济相匹配的中国学派的经济学体系。创办《应用经济学评论》期刊正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总结发展经验,归纳制度优势,用应用经济学的语言做好理论阐释的重要努力,必将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以学术期刊建设推进双一流优质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

谭方正副司长在致辞中谈到,办好学术刊物的核心是高品质,《应用经济学评论》要从五个方面打好维护高品质的保卫战。第一,高举旗帜。本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新思想,从经济学角度阐释中国奇迹背后的原理;第二,吹响号角。本刊应该服务于学科、学术、话语、教材和评价体系这五大体系的建设,成为经济学领域的风向标和指挥棒;第三,开展练兵。本刊要有意识的扶持优秀青年学者的成长,凝聚经济学界的力量;第四,敢于交锋。本刊要促进学界就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交流与争鸣,以助学术的健康发展;第五,守好阵地。本刊要旗帜鲜明的抵制错误的事、防范新自由主义、否定改革开放以及各种虚无主义,抓好编校质量,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吴晓求主编从《应用经济学评论》的创刊历程讲起,刊物的创办得到了诸多学者和机构的支持。刊物的编委会聚集了中国人民大学多个应用经济学学科相关学院的著名学者,也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教育部社科司的关注,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财金学院和应用经济学院各位同志们的协力配合。同时,创刊也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科评议组的大力支持。其次,吴主编详细阐述了办刊的四个方针:第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第二,注重分析方法; 第三,对中国的实践、中国的问题重点研究,加以规范;第四,这是一本开放性的杂志,要不断地学习。

创刊式的揭牌、赠刊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应用经济学评论》副主编庄毓敏主持,刘伟校长、谭方正副司长、吴晓求主编、刘元春副校长共同担任揭牌嘉宾。

刘伟校长向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后滨教授,以及财政金融学院朱青教授、应用经济学院孙久文教授、商学院谷克鉴教授等资深教授代表赠送创刊号。吴晓求主编为财政金融学院钱宗鑫教授、应用经济学院秦萍教授、商学院况伟大教授、劳动人事学院罗楚亮教授等青年教师代表赠送创刊号。

创刊式之后举行了“经济学发展与期刊建设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应用经济学评论》常务副主编郑新业主持。马海涛秘书长、梁琪教授、何德旭院长,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赵忠等学科评议组成员、专家学者和创刊号作者代表发言。

马海涛秘书长在发言中提出了四点想法。第一,本刊需要扣住“应用经济学”的关键词,同时注重栏目的多样化划分,除了刊登学术论文,还应该重视经验建设、学科发展、案例分析等内容;第二,本刊可将期刊建设与学术研讨会相结合以确定主题,并发布选题指南以紧扣理论发展、经济发展、重大活动的需求,通过征文的方式扩大影响;第三,本刊要特别注重对中国的改革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结,推动应用经济学中许多子学科的研究与发展;第四,本刊要强化中国特色的基础理论研究。

何德旭教授指出了办刊的艰难以及编辑的奉献,并指出本刊可以从多个方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本刊可以推动应用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第二,可以推动学术体系的构建,引领话语体系的建设;第三,在办刊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如何定位、如何快速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问题,也要关注期刊评价体系的要求。

梁琪教授从研究者的角度进行了阐释。第一,本刊要关注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定位,重视研究时代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布局上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第二,本刊需要注重对研究中思想性和技术性如何协调这个问题的解决;第三,需要思考金融研究目的所具有的“阶级性”,这是不容回避的。

赵忠教授提出了三方面的想法。第一,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办刊过程中需要厘清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议题;第二,需要把理论实施积累起来,更好地为国家、社会和群众服务;第三,学科创新发展及成果取得需要交流和融合。

随后进行的主编论坛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张可云主持,郑新业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杨其静、《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金成武、《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毛日昇、《新华文摘》副编审李朱分别发言。

郑新业院长提出伟大实践的学理化是《应用经济学评论》的创刊宗旨,认为中国现代化道路有三个文明增量的考虑:世界文明、科学社会主义、华夏文明。发展中国家从中国脱贫攻坚中获得信心、债务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为第二世界国家控制债务提供参考、中国快速改善国家环境问题的生态文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并对于本刊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现代化而服务,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提出了期待。

高自龙总编辑提出了三点期待。第一,本刊应作为一个平台而非期刊,从团队的方向打造;第二,要用“战狼”精神办刊,实现新办刊、新创刊后发优势,尽快拿到名刊俱乐部的席位,这是很重要的;第三,要利用一切手段扩大期刊上刊登的学者思想和论文的质量水平。

杨其静副主编从办刊人的角度总结了办期刊的几个常见矛盾,为新刊物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一方面,学者多、学生多,中国经济学的论文发表需求太大,但期刊数量有限,优质期刊更少,发表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优质期刊之间也在激烈竞争,加上期刊本身版面有限,如何把有限的稿子积累起来,产生社会影响力,需要有清晰的办刊方向才行;此外,编辑时间的稀缺,意味着优质的刊物也需要优质的审稿人。

金成武主任对新期刊表示期待,他希望在期刊上看到作者结合最新出现的问题对已有的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作出某种对话式的讨论。他认为,《应用经济学评论》开辟了评论系列的杂志,具有升阶的意义,把已有的研究当成研究对象,不断深入思考和进步。金主任结合自己长期的工作指出,编辑队伍要更注重长期建设,办好刊首先要先培养好人,一支稳定又专业、不断积累提升的队伍,才能使刊物持续地吸引作者和读者,做出自己的特色。

毛日昇主任表示,由于激烈的竞争,办期刊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比如选题等。大量引起关注的问题一定是每个国家重大的现实问题,选题范围覆盖这些才能保证这个期刊的影响。但这又会导致很多选题是重复性的,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克服的矛盾。要保证学术影响力,还要扩大数字传播渠道,要早起步,不断吸引更多受众,还要注重时效性,不要拖延,努力提升期刊的效果。

李朱编审针对如何写稿、以及选稿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一定要写好引言,接着用最权威的文献做评述,注意方法和数据的准确,结论部分要写有足够的观点,最后要有高质量的参考文献,避免引用二手文献。其次,他建议注重对最新文件文献的学习,如中央重要文件、讲话、会议,从这里找到相关选题。同时,要避免未经批准的口号术语,要严谨规范准确的引用文件文献。

会议最后,中国人民大学期刊管理中心负责人林晨教授做创刊式及论坛小结。他首先代表学校科研处期刊管理中心感谢应用经济学科为中国人民大学创建了这样一本里程碑式的新期刊。接着,他用12个字总结了各位嘉宾的发言,即“不容易,把方向,重学术,重思想”。最后,他总结道,今年刚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启之年,所以《应用经济学评论》创刊正当其时,这样一个历史的大潮流也赋予了期刊重要的时代责任。

据悉,《应用经济学评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经济学学术刊物,学术指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一级教授吴晓求先生担任期刊主编。刊物主要关注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大议题,运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展示应用经济学科的优秀学术成果,既重视规律的总结提升,也重视经验的理论概括,用国际通行的经济学语言叙述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构建中国经济学逻辑体系。

上一篇:喜报 | 财金学子在2021年第三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佳绩 下一篇:男足绝杀夺冠,女足精彩纷呈——2021秋季学期足球联赛半决赛及决赛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