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新闻

科研战“疫” | 财政金融学院教师结合专业研究建言献策

时间:2020-02-29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金融学院教师积极结合专业研究,发挥专业领域优势,深入了解研究疫,向社会发出人大财金声音。目前学院教师累计公开发表十余篇,向中央部门上报政策建议6篇,各项研究正在持续深入推进。

2月8日,学院召开“应对疫情的财政金融政策视频研讨会”线上研讨会,针对疫情中如何运用金融政策应对中小企业现金流问题、定向宽松金融政策的甄别问题、进出口外贸问题、短期资本市场问题等展开研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财政金融政策合力下,可以达到提振信心、刺激经济、稳定就业的效果。

朱青教授在《中国税务报》上发表《发挥税收支持作用 共克疫情时艰》,通过回顾“非典”时期的税收政策,对此次疫情中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进行思考。他认为,可将针对疫情的税收优惠措施分为普惠和特惠两种类型。普惠措施面向所有企业和个人,这种优惠主要应当体现在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捐款、捐物的税前扣除上。特惠措施主要体现在对特定地区(重灾区湖北省)、特定人员(各地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和防疫工作者)和特定行业(交通、旅游、餐饮、宾馆、娱乐等受灾严重的行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朱青教授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专访时指出,对于一线人员的临时性补贴和薪酬,需要中央财政拨专款支持。另外,受疫情影响,全国两会推迟召开不会对预算执行产生很大影响。关于当前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协调运行、精准施策的问题,根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方针,他认为在减收增支的情况下,赤字率可以考虑突破3%;依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提法,他表示货币发行政策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大前提下,可适度往宽松的方向调整。

副院长张成思教授接受中宏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取决于疫情的持续时间,如果此次疫情在4月份之前结束,那么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冲击是非常有限的,对全年GDP增长率的影响在15%以内。他提出,关于中小微企业营收下降而成本增加使得净利润大幅下降的问题,需要财政政策共同助力。同时他认为,此次疫情是对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管理体系的一个实测,需要各个部门加强反思,并且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吴晶妹教授通过新华信用发表《地方政府在抗击疫情战役中需高度重视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并获光明网、许多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网站或公众号转发。她指出,在疫情危难之时,地方政府更要注意维护公信力。基于此,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建立疫情防控中的事件与民意观察分析机制;建立应急合规信用检查机制;为专业人员在疫情中提出建议与采取措施建立临危授权与保护机制,及长效的实施机制;建议地方人大、政协或行业组织成立“专业者保护委员会”;诚信统计、实事求是公布与上报;在疫情中把持住政务诚信建设这根弦,疫情过后由国家层面组织创建政务诚信建设试点示范城市,高度重视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胡天龙副教授在《中国财经报》上发表《财税先行 全力支持防控疫情促发展》,对防控疫情中的财税政策建言献策。应对疫情的财政政策方面,他认为应积极有效发挥财政职能,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扩大医疗救治、防疫物资、研发、一线医护人员补助的财政兜底范围,给予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等;税收政策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有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捐赠行为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应对严峻形势下的经济问题。恢复生产后的税收政策方面,他指出可参考“非典”后期的税收政策,采取“财税先行”的政策,对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实行税收减免。

上一篇:停课不停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线上教学培养工作稳步推进 下一篇:财政金融学院参加学校落实北京市委指示精神工作部署视频会